无障碍阅读

张掖市科学技术协会

学术学会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学术学会

省老科协来我市进行“张掖市农科院科技扶贫模式”课题调研论证

发布日期:2018-12-17 18:06来源:张掖市科协作者:李巧红

12月14日-16日,省老科协来我市进行“张掖市农科院科技扶贫模式”课题调研论证。甘肃省老科协会长刘祖和、副会长姜良、省委老干局副局长徐维德等一行9人先后到市农科院、市水产研究所进行了调研。

1.JPG

12月15日早上,调研组一行到市农科院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市农科院部分科技扶贫工作者代表及市农学会、市老科协有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建勋同志主持,调研组分别听取了市农科院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工作情况汇报及石建国等科技工作者通过发展玉米制种产业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建设的经验介绍,并进行了座谈讨论。刘祖和一行对市农科院科技扶贫模式的做法与成果推广应用所取得的社会效益给了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座谈会结束后,调研组一行参观了市农科院60年科研成果展示厅,并看望慰问了全国老科协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市农科院退休研究员-赖良同志。据介绍,现年89岁的研究员赖良创建的个人科研工作室先后向国家种质资源库上交鹰嘴豆552份、红花110份种质资源,向单位种子资源室提交胡麻3210份、红花230份、蚕豆198份、蓖麻187份种质资源,被业界称为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研究第一人,调研组一行对赖良同志扎根基层、奋斗不止的精神和宝贵的科研成果给予了高度赞扬。

2.JPG

下午,调研组一行与市农科院、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华辰大酒店进行了“张掖市农科院科技扶贫模式”课题论证会,就市农科院科技扶贫模式的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进行了科学论证。

44.JPG

据了解,自2012年以来,市农科院将科技扶贫作为院党委每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探索出科技扶贫四种模式(即:“技术人员+企业+村两委会”的产业型、“技术人员+企业”联合科研推广型、“退休高级知识分子+科研工作室【企业】”科普型、“技术人员+项目+专业合作社”科技服务型等模式,实施“十村千户科技富民(扶贫)”活动,通过推行“双向兼职”机制,激发科技人员全身心投入科技扶贫的积极性,科技扶贫取得明显成效。至目前,共建设科技富民(扶贫)示范村22个,培养科技示范户2480户,培训农户3.2万多人(次);引进示范16类作物174个品种、绿色有机栽培及节本增效技术36项,示范面积达26.2万亩,亩均节本增效200元,新增社会效益5240万元,省内外辐射带动面积超过1000万亩,全院35名双向兼职人员,创办、领办、协办涉农企业9家,带动就业150人,每年开展全产业链服务面积约10万亩,年产值达3亿元,与周边地区相比,农民亩均纯收入提高250-300元 。由该院技术人员帮扶的建档立卡户在全市第一个主动提出退出建档立卡户,为我市脱贫工作起到了带头作用;科技扶贫工作受到各级政府的积极评价,甘肃日报、张掖电视台等进行了报道,群众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
    论证会上,省老年科技协会会长刘祖和指出,张掖市农科院探索的科技扶贫模式接地气、惠民心、社会效益好,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科研实验加培训推广的工作机制,不断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企业、合作社和农民,不但适应市场变化,而且脱贫效果稳定,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农民增收、节本增效的科技扶贫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要进一步做好课题的立项、筹备及论证工作,争取把好的经验向全省、全国宣传推广。

DSC00473.JPG

12月16日,调研组一行到张掖市老科协科研基地-张掖市水产研究所进行了调研,就市水产研究所目前的经营及科研情况进行了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及建议。

调研组一行对张掖市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试验站基地、推进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加大科技示范推广等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的经验和做法给予高度肯定。要求高度重视老科协工作,为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优势。要抓根本,坚持推进新技术、新品种研发工作;要抓重点,始终把产业发展抓住不放;要抓关键,不断完善“科研+实验+培训+推广”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及长期的工作机制。


主办:   张掖市科学技术协会      电话:(0936)8214871      地址: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杏林南路市委市政府统办三号楼     陇ICP备20210015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