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张掖市科学技术协会

科学普及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科学普及

科学种子播校园 创新硕果献未来——张掖市科协“科普大篷车嘉年华”活动纪实

发布日期:2025-10-17 18:04来源:市科协普及部作者:乔嘉琦

秋日校园,科技新风。全国科普月以来,我市多所中小学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科普大篷车嘉年华活动,这些装载着科普互动展品的移动科技馆”驶入各学校,配合校园科技节,通过机器人、机器狗表演、3D打印笔绘图、VR眼镜展示等趣味互动体验,让科学从课本中走出,在学生们亲手操作、亲眼见证中变得生动而有趣。

甘州区马神庙小学、幼儿园,“科技‘童’行,筑梦未来”为主题的校园科技节正在火热进行,活动采用“分组轮转”模式,精心设置六大体验区VR设备体验区里,孩子们佩戴VR眼镜、操作平板加特林机枪,在虚拟与现实技术场景中沉浸式感受科技魅力;智能机器人互动区中,悟空机器人应答自如,跳舞机器人跳起灵动舞蹈,下棋机器人与学生展开智力对决,现场笑声与惊叹声不断;互动体验区的空气大炮演示震撼吸睛,孙悟空、大黄蜂穿戴机器人一亮相便围满了好奇的孩子;机器狗灵活摇摆,来回走动,接连做出“拜年”“打招呼”等动作,引得孩子们惊叹连连。他们纷纷伸出小手触摸感受,体验科技的魅力与乐趣,在互动中加深对前沿科技的理解。

临泽县滨河幼儿园,科普大篷车展出涵盖光学、力学、电磁学等领域的20余件互动展品。为学龄前儿童带来了一场场沉浸式的科学启蒙之旅。学生们亲手操作科普展品,直观感受科学原理的魅力。他们争先恐后地动手操作,在“玩”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小灯泡真的亮了!”一位中班小朋友在志愿者帮助下完成电路连接实验后,兴奋地手舞足蹈。如何让深奥的科学原理被幼儿理解?科普大篷车的科技辅导员们下足了功夫。在一个展品前,科技辅导员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解释手摇发电原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转动手柄灯泡就会亮吗?这里面住着两个好朋友——磁铁和线圈。”“当你们转动时,磁铁就开始追着线圈跑,跑得越快,小灯泡就会越亮!”科技辅导员还用手比划着磁铁和线圈“捉迷藏”的样子,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在青西小学,灵活敏捷的机器狗、能实现创意构想的3D打印笔以及带来沉浸式体验的VR眼镜。孩子们或跟着机器的节奏“共舞”,或手握3D打印笔勾勒出稚嫩的创意造型,或透过VR眼镜“穿梭”于奇妙的虚拟场景,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技的独特魅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汲取基础科学知识。该校王老师为活动点赞:“这种‘玩中学’的形式特别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连老师们都看得入迷。

走进甘州区第六幼儿园,教学楼前挤满了人,原来是科普志愿者在激情演绎科普表演秀。液氮遇空气瞬间升腾起的白色“蘑菇云”,让孩子们瞪大眼睛、连连惊呼;“掌中起火”实验里,火焰在科普工作者掌心安全跳动,直观揭示燃烧的科学原理;马德堡半球实验中,孩子们亲眼见证大气压力的“威力”,空气大炮射出的“空气炮弹”更是引得大家争相互动,现场满是孩子们的笑声与好奇提问,科学探索的热情被充分点燃。五年级学生张嘉琦在活动后表示:“这次活动让我觉得科学不再是课本上的公式,而是能亲眼看见、亲手触摸的‘魔法’,我以后想当一名工程师!”

这些丰富多彩的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不仅是一场场热闹的科普盛会,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青西小学的副校长在开幕式上强调,学校始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希望通过科技节活动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鼓励大家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争当新时代的“小小科学家”。

据悉,2025年全国科普月期间,市科协创新推出“科普大篷车+”模式,联合教育、农业、卫健等部门开展“科普进校园”“科技教育乡村行”“科普大篷车嘉年华”等系列活动十余场次,惠及青少年超1.5万余人次。下一步,市科协将继续聚焦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目标,持续丰富科普活动形式、拓展科普覆盖范围,让科普之风吹进更多校园,用科学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成长旅程。


主办:   张掖市科学技术协会      电话:(0936)8214871      地址: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杏林南路市委市政府统办三号楼     陇ICP备2021001530号-1